根據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安排,近日,安全管理部在1419會議室成功舉辦第二十二期“質安大講堂”。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各施工分隊質量安全骨干及在建項目負責人共計100余人分兩批參加培訓。
本期大講堂圍繞三大主題展開,系統提升參訓人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和責任意識。第一主題由安全管理部副經理具里清主講,對《惠州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轉發關于認真落實中央二季度安全生產暗查暗訪發現問題隱患整改工作的通知》文件進行宣貫和深度解析。通過剖析重大安全隱患實例,引導各單位舉一反三,切實推進2025“隱患排查治理年”各項行動落地見效。
第二主題由安全管理部譚劍靈、鄧金華、任廣潭、潘焜煌共同講授,面向各項目負責人、安全員、施工員等關鍵崗位人員。培訓首先明確項目技術負責人在安全生產中的九大核心職責,涵蓋安全技術管理、危大工程方案編制論證、技術交底與危險源管控等方面,強調技術負責人作為施工全過程安全風險識別與控制的關鍵角色。
隨后,主講人結合《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間識別及施工安全作業指南(試行)》,系統解析有限空間作業的識別標準、危險因素辨識、審批流程、通風檢測、防護裝備及應急救援等環節,借助案例強化“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有監護”原則的實際應用。
最后,從行業職業標準和《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規出發,培訓深入剖析施工員“技術+管理+安全”的多重身份與法律責任,通過近期典型事故案例,以“失職追責”的現實警示強調依法履職、規范操作和履職記錄保存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參訓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
第三主題聚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暨勞資專管員專項培訓。明確建設單位和施工總承包單位作為工資支付責任主體,必須嚴格落實工程款支付擔保、人工費用分賬管理、工資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及工資保證金等制度。通過案例與條文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從源頭上提出預防和解決欠薪問題的具體路徑。
針對當前常見的工資發放不及時、花名冊與考勤記錄不實、勞動合同簽訂不規范、監控平臺數據未及時上傳等問題,培訓逐一梳理并提出整改與防范措施。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勞資專管員的監督、協調與管理職責,確保工資支付工作在項目中有效落實。
參訓人員紛紛表示本次培訓內容系統、案例豐富,既有政策層面的解讀,也有實操層面的指導,為進一步規范現場安全管理、防范化解用工風險奠定了堅實基礎。(通訊員:麥瑋嶓)